为了进一步推动两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两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春职业技术学校与日喀则职业技术学校的互派教师交流活动在两校领导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互学互促,如期进行,并圆满结束。为使以后的校际交流活动有声有色,进一步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特对本次活动中旅游教研室的交流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活动方案
这次互派交流,我们高度重视,计划周密,分步实施,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此,我们旅游教研室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潘若龙书记、李曼校长担任,组员为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并由旅游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开展此次活动。为使活动如期有序进行,我们认真拟定了交流方案及中餐、客房和烹饪三个模块的学习计划,每一模块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分工明确。
二、精心安排日程,确保万无一失
西藏朋友来访,关系到我校形象,因此,学校对此次接待工作高度重视,关注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安保问题、食宿问题,让两位老师吃得舒心、住得安心、玩的开心。力争做到精心安排,热情接待,外树形象。
三、两校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本次交流活动中,王珊珊老师主要进行了听课与评课、教研活动、指导和观摩技能竞赛、公开汇报课以及撰写学习总结与交流心得等活动,我们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及王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都有所提高,尤其是通过参与指导和观摩导游服务和中华茶艺技能竞赛过程中,王老师的技能竞赛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全面掌握比赛项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能独立完成各项指导任务,并达到中等水平。
四、优化交流方案,增加展示机会
纵观此次交流活动,无论是正式交流,还是非正式交流,都让大家受益匪浅。当然,我们的活动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同类活动中加以改进。比如,我校教师的课堂和技能展示过多,王珊珊老师的展示机会略少,如能对相关课程的某些模块进行示范教学,交流效果会更好一些,更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
为期一学期的交流活动是短暂的,但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则是长久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活动,让双方能更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